
物理力的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理力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物理力的教案1教学设计:《研究摩擦力》
一、课标要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2.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能在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思想
以新课标要求为理念,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主要通过问题引导和实验探究指导学生认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维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 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间的关系;
(2) 认识滑动摩擦力的规律;知道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3) 能运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2.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探究实验的过程,学习从实验结果总结规律的方法;
(2) 学习通过查阅资料的形式,了解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
(3)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摩擦的观察与思考,学习结果表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此处隐藏22141个字……)。
教学设计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导入新课
请一位学生到教室前面表演举哑铃。从肌肉的紧张引出力的概念。
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演示一些力的现象。
进行新课
一、力的概念
教师给学生要探究的下列几个问题:
1、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力?
2、其他物体对物体是否施加力?
3、两物体之间不相互接触是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4、这里所说的作用应怎样理解?
教师要学生列举事例进行回答,找出这些问题的共性,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
师生评估、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图5-1中的6幅图,找出其共同点。教师点评。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创设情景:用一个皮球去挤压另一个皮球。
提问:根据这一现象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
2、指导学生实验。
实验可参照教材p77图5-2所示进行,也可用别的物体来做。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演示实验:请一位穿溜冰鞋的同学推墙。
让学生解释所发生的现象,进一步加深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
5、让学生列举生活及生产中人们利用力的相互作用的实例。
6、让学生列举力的作用相互的危害性。
三、力的作用效果
提出问题:力的作用可以产生哪些效果?
1、学生拉弹簧。让观察形状怎样变化。
2、教师放一段足球比赛的录象片断。看足球的运动情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