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丹尼尔的脸》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影《丹尼尔的脸》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微物的两次闯入
课堂上,一些年纪尚小的学生不断地传递着一个纸条,小声地说:“给西尔文(C‘est Pour Sylvain)这句话如同咒语,不断地在不同的孩子之间重复着,在这大约27秒的连续长镜头中,运动的主角不再是人,而是物。
《丹尼尔的脸》开场:黑暗宽敞的房子象征着母亲的子宫,丹尼尔也处于一种婴儿状态
准确地来说,是“隐微之物”,在《丹尼尔的脸》中第一次出现,微物的出现开启了一个隐微的空间,在这里,孩子们隐秘地通过书写纸条进行对话,它远离了影片的开场:丹尼尔在黑暗而静谧的襁褓中熟睡,这令人想起子宫,或许《丹尼尔的脸》正是通过影片60分钟的时间,模拟了儿童在早年时期的认知与成长。
孩子们之间的隐微对话是一种早期的,自我/他人未分化的圆满状态,就像婴儿第一次凝视镜子时,他看到自己与母亲的形象并未分化,这种圆满使之心存欢喜,摄影机此时正在尝试着用自己的运动绘制一个圆形,也就是曼陀罗,分散的课桌在空间性的表述之中积聚,成型。
但这种入侵被老师的话语打破了,或者说被宏观世界,语言秩序入侵,企图为此创造一个缺位:世界成为了黑板上的文字:纪律, ……此处隐藏1029个字……
“预演”在影片中至关重要,构成影片终极意义上的焦虑或者忧郁气质的事件是最终必然闯入戏剧排练之中的,是一场成年人口中的“演习”——无害,可以控制的事件,但,对于《丹尼尔的脸》而言,原物并不存在,模仿即是原物本身,理解这一点我们并没有必要变成一个孩子,而是抵达主体间性,就像孩子在舞蹈中模仿为他人而牺牲的爱情悲剧来抵达一种抽象的,天真的间性一样,面对即将到来的演习,导演需要我们给出精神分裂式的答复:它究竟是否具有威胁性?答案是“No……And,Yes。”如果没有多义性,那么《丹尼尔的脸》的意义则不复存在,观看者需要炼制一个影像的孩童,成为多重主体,完成复调化的认知。
随着警报声对于音乐的尖锐入侵,所有人应声倒下,转动的门把手是威胁性的存在,我们不知道门后面究竟发生了什么,随后,影片转入了一个纯粹的黑色的空间,这令人想起子宫,又有几分类似舞台,女孩赤裸地蜷缩在画面的正中央,身上映出了花丛,她并不是现实中的任意一个女孩,而是理念世界的内在之灵;从外界来看,丹尼尔陷入了自我闭锁的倾向,他强烈地拒斥被作为“成长”的成年人(社会压抑)的介入,拒绝打破这种内在的完满与自洽,因此选择了忧郁——压抑自身;过去,现在,将来凝结在这个抽象的形象之中,在前面,摄影机的运动是“正在呈现”之中,而在这里,导演给出了一个完满的形象,身体本身成为了曼陀罗。
《丹尼尔的脸》结尾表面上的完满实际上是一个开放式结局:丹尼尔诞生于影片的60分钟,但并非随着影片的结束而死亡,打破自我圆满的力量始终存在,那扇门终究会打开,而微物也将再一次出现,而它的下一次出现将主体导向何方?或许是迟缓的土星或生命活力的金星,而完满终归成为行动的驱力,主体所经过的这些路程,最终成为了所谓的“愚人之旅”。